对于井址的确定主要是找准泉眼,找水歌诀:两山夹一嘴,地下必有水,碎石带下水汪汪,红石头下干梆梆,湾对湾,嘴(指山嘴)对嘴,长流水等,主要讲的是多数要把钻孔分布于岭状中丘坡脚、丘陵谷地、洼地或风化裂隙发育及风化裂隙与构造裂隙勾通处。 打井专业技术的技巧就是根据不同地层来判断不同的水线,进而达到寻找水源的目的。打地下水的来源是雨水落到地面后,部分渗入地下积蓄在土层以及岩石的裂隙中,就变为地下水。地下水量的多少和岩性组成、地形地貌条件以及补给来源相关。所以,在这里新昌打井介绍民众找水的经验,为容易产生干旱的地方农民寻找水源打水井。 根据地形特点找水: 1、“河漫滩上卵石多,地下潜水似暗河”。冬季河流虽然已经干涸,但是河漫滩下面有潜水流动,可以截流蓄水,打井取水. 2、“两山相接头,下有泉水流”。一般山与山之间缺乏常年流水,雨季可能在接头处排洪,枯季地下水可能在接头之处出露成泉。 3、“湾对湾,水不干”。两个山湾正面相对,在湾的中间发现浸水或者好水植物出现,是山中积压水的表现,在这里打井,有好泉水。 4、“大山突一咀,打井多有水”。长山中间突出一条较短的山,在此山咀倾斜方